n137511

中方这次真发火了,对乌克兰发出严正警告,要求立刻纠正错误做法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日

中方这次真发火了,对乌克兰发出严正警告,要求立刻纠正错误做法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日前,乌总统泽连斯基公开宣布,他已经批准了一项新的制裁措施,对象包括来自中国等其他国家的53名个人和法人实体。  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,乌方给出的理由还是老一套,说是这些个人和法人跟俄罗斯有“军事合作”,给俄罗斯提供了支持。可大家都知道,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中方一直保持中立立场,积极劝和促谈,从来没有向任何一方提供过致命性武器。   乌克兰这么做,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。而且,这次制裁涉及的范围还挺广,既有企业也有个人,这就难免让人怀疑,乌克兰是不是有别的打算。   中方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回应。7月2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,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,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、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。   这话说得很清楚,就是在告诉乌克兰,这种制裁是不合法的,是不符合国际规则的。郭嘉昆还敦促乌方立刻纠正错误,消除负面影响,并且强调中方会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。从这强硬的表态就能看出来,中方这次是真的发火了,可不是随便说说就算了。   那乌克兰为啥要这么做呢?这里面可能有好几个原因。首先,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,乌克兰国内的压力越来越大。前线战事胶着,经济也被战争拖得够呛,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也在慢慢变化。   据民调机构盖洛普的数据,支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乌克兰人比例大幅上升,而坚持战斗到底的人变少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泽连斯基政府可能想找个外部的“替罪羊”,把国内的注意力转移一下,缓解内部的政治压力。   其次,乌克兰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向美国表忠心。大家都知道,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给了乌克兰不少支持,无论是军事援助还是经济援助,都对乌克兰挺重要的。   最近美国国内的政治局势也有变化,特朗普政府在一些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有所调整,乌克兰可能觉得,要是能配合美国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制裁,就能获得更多的支持。   还有一个可能,就是乌克兰想阻挠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合作。俄乌冲突持续到现在,俄罗斯之所以能支撑下来,中俄之间的紧密合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   乌克兰可能觉得,要是能通过制裁中国实体,逼迫中俄断绝贸易往来,就能在经济上打垮俄罗斯,让局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。可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,中俄之间的合作是合理合法的,是两国自己的事情,别的国家根本没资格说三道四。   不过,乌克兰的这种做法,对中乌关系的影响可不小。中国一直是乌克兰的重要贸易伙伴,连续多年稳居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。2024年,中乌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5.9亿美元,中国从乌克兰进口了不少农产品、原材料,乌克兰也从中国进口了各种工业制成品。   要是乌克兰单方面中断和中国的贸易关系,肯定会让自己本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。乌克兰汉学家协会理事维塔・霍洛德就说过,如果乌克兰这么做,会进一步加重经济压力,特别是在战后重建的时候,中国企业本来能发挥很大的作用,现在可能就不愿意再参与了。   而且,这次制裁已经开始对一些具体项目产生影响了。比如说,中国多家粮企暂停了对乌克兰玉米的进口,导致港口积压了65万吨粮食找不到买家。   还有哈尔科夫地铁扩建项目,因为中方撤资,现在也陷入了停滞。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,乌克兰要是继续一意孤行,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项目受到影响。   从国际层面来看,乌克兰的这种单边制裁行为,也破坏了国际合作的良好氛围。现在全球经济复苏本来就面临很多挑战,各国应该携手合作,共同应对问题。   可乌克兰却在这个时候搞这种小动作,不仅对解决俄乌冲突没有任何帮助,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,让国际秩序变得更加混乱。中方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,这次对乌克兰的警告,也是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,让大家看到,任何单边主义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。   那乌克兰接下来会怎么做呢?现在来看,中方的严正警告已经发出,就看乌克兰能不能认清形势了。要是乌克兰继续执迷不悟,不纠正错误,中方肯定不会坐视不管,肯定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。   其实,中方一直希望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建设性作用。这些年来,中方提出了“四个应该”的主张,积极推动俄乌双方进行对话,还和巴西等国家发起成立了乌克兰危机“和平之友”小组。中方的这些努力,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。可乌克兰这次的做法,完全是在给中方的和平努力泼冷水,是对中方善意的辜负。   中方这次对乌克兰发出严正警告,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规则的必要之举。乌克兰应该明白,制裁解决不了问题,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。只有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上来,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,才能真正解决俄乌冲突,也才能维护好中乌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。